Yang Bangsheng: Advocator of Hotel Design of China’s Cultural Individuality
楊邦勝:中國文化個性酒店設計倡導者
YANG設計集團創始人、總裁、創意總監
全球十大杰出華人設計師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全國副理事長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副主任
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碩士
清華美院、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
楊邦勝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室內設計師之一,是中國文化個性酒店設計倡導者。楊邦勝于2007年成立個人公司,正式開啟國際品牌酒店設計之路,率領近600人的國際設計團隊,為萬豪、凱悅、洲際、凱賓斯基、希爾頓、卡爾森、雅高、硬石、安娜塔拉等國際品牌,設計超過500家高品質的酒店。從事酒店設計22年,楊邦勝始終堅持創作有特色和有文化內涵的個性酒店,置身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國際潮流視野中,以“德藝雙馨”為人生準則,創新傳承,獲獎無數,卓有建樹。
楊邦勝善于挖掘東方美學的獨特意境,融歷史、文化、藝術于空間之中,執著追求文化個性酒店的國際表達,實現文化與自然在空間的回歸。其以前瞻的理念和無畏的精神帶領YANG榮登2018年度美國《INTERIOR DESIGN》世界酒店設計百大排名全球第五,并攬獲國際國內200余項專業大獎,其中包括全球最高酒店大獎——美國IIDA“全球卓越設計大獎之最佳酒店設計獎”,以及素有酒店設計“奧斯卡”之稱的第34屆美國金鑰匙獎(Gold Key Award)“最佳度假酒店設計”大獎。
對話錄
從最初做設計到現在,您的設計內容,和對設計的理解,發生了哪些變化?
我1995年入行的時候,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發展處于初始緩慢階段,大多數設計師都在盲目模仿、跟風國外的設計風格,這對于中國室內設計行業有利有弊,弊是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缺乏設計師獨立的想法與風格,而利則是國外成熟的作品和風格傳入,能夠開拓國內設計師的視野。在學習和借鑒優秀作品的過程中,在大量的項目實踐中,我很好的完成了設計基礎的積累。2004年之后,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室內設計行業蓬勃發展,國內設計師開始注重中國文化的設計表達,我們在那時候也開始接觸國際品牌酒店項目,其中做得比較多的是具有文化個性的國際品牌酒店設計。
我對設計的理解應該是隨著經歷和經驗的積累在慢慢轉變,從設計就是解決問題,再到設計的自然之道,我認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設計的靈魂。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步消亡使傳承和創新變得十分重要。中國文化概念太大,到底什么樣的文化能夠體現設計的獨特性,我們試圖從地域文化著手,挖掘和提煉當地民族文化特色,把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透過現代化的設計語言轉化為酒店設計之美,呈現具有獨特生命力的作品。
除了通過設計項目,您還從那些方面,不斷獲取對于設計更深的認知?
設計是一種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作,一個好的設計師除了不斷學習理論,不斷在項目實踐中積累經驗,更重要的應該是從生活中去尋找設計靈感。我喜歡看書、旅行,涉獵文學、藝術、哲學等相關的各種知識,這些看似與設計無關的事物與閱歷,不但拓展了我的視野,也在文化挖掘、品牌塑造以及項目分析等方面激發了很多創作構想。一個設計師的文化積累與生活經歷很重要,因為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表達。
您自己的生活,也會處處體現設計嗎?
我熱愛設計行業,從業二十余年,設計已經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和事業,它已經融入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
這些年,您和甲方或者業主的溝通方式、內容是否發生了變化?您如何看待設計審美在他們身上的變化發展?
在室內設計發展初期,國內的設計師和設計作品很難被業主和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所認可,他們更傾向于跟境外設計團隊合作,因此業主對我們的信任度不夠,雙方溝通時,缺乏自主權。但隨著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設計師經過大量實踐項目的歷練,快速成熟起來,不僅僅設計創意和作品百花齊放,在國際舞臺也逐漸大放光彩。而由我們設計的一家家具有文化個性特色的酒店也在全國各地爭相開業,幾乎每一家都能帶來不錯的市場反響,這也讓我們與業主之間建立了彼此信任的關系。目前,我們已不僅在室內專業上擁有自主權,有時還會以顧問的角色,為業主整體項目出謀劃策。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酒店業的快速發展,業主也從最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到總結出經驗,加上走出國門的便利性,業主也在不斷學習交流、開闊眼界,有越來越多的業主對于酒店有獨到的認識和見解,他們擁有非常高的藝術欣賞水平,我們彼此間能夠更加平等的對話,溝通也變得更加的專業。當然,酒店設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雙方溝通過程不會一直都是順暢的,當出現矛盾或意見相左時,我們堅持以保障開業后的酒店運營為設計的出發點,在不違背這個觀點的前提下,業主提出的意見有意義或價值,我們會積極聽取并協商更好的設計方案;但如果業主的意見或建議不合理,我們會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全面的講解分析,說服他們,負好設計方應負的責任,決不妥協。
這些年,您是否有一刻,覺得自己對設計有了新的認識?如果有,是什么觸發了這一刻?
我始終認為設計的原點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空間、功能、審美、體驗等存在的各種問題是設計的基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發現,要體現作品的獨特性與差異性,注入文化的內涵必不可少,于是我帶領我的團隊,堅持挖掘每個項目獨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做文化碎片的打撈者。
但有一年的清明節,我回到兒時的老家,那里一切如故還是那么真切,沒有汽車發動機的轟鳴,土墻木門沒有任何裝修,幽靜的院落,雞鴨魚鳥悠然自得。那一刻內心的平靜,時光的安寧,讓我頓悟為什么那么多人追求返璞歸真的生活狀態,也許每個人意識深處都對質樸與真實有著本能的渴望。于是,我把這種理解,應用到了深圳回酒店的設計中,把我對生活、親情、人生的感悟和對宇宙的敬畏,對自然與寧靜的追求和期盼,都融進去,希望這樣一片地方能讓人回歸最本源的情感。
在您看來,什么樣的設計,才是一個好的設計?
好的設計作品,是建筑、室內、景觀的高度統一,好的作品與創意有關,與項目的大小、造價多少無關,一個好的設計空間必定讓人感到舒服與感動。
設想十年后,設計在您工作生活里的角色,會發生什么變化?
設計是我一生的摯愛,在進行設計創意時,它所帶來的激情和滿足感,使我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因此十年后,或者更多年后,只要我的身體允許,我都會繼續設計,只是十年后,我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忙碌。未來,公司也將邁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時代,我會考慮將管理權交付 給足夠信任、有專業管理能力的人,讓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設計中。
您的設計中常表達城市記憶,在您看來,這對現代人理解設計或城市有什么意義?
表達城市記憶,是我們賦予設計靈魂和溫度的一種表現方式。城市是人們留存記憶的載體,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很多獨特而濃厚的文化漸漸消失,我們挖掘地域文化,表達城市記憶,一方面是為了保存那些漸漸消失的文化畫面,希望借由酒店這個載體,讓更多人認識和記憶這些文化,也許這正是某些人或某代人所懷念的曾經;另一方面,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內涵,我們將該地域文化濃縮在一座酒店里,希望能帶給旅行者或居住者對這座城市最直觀的印象和感受。
在您看來,這些年華人設計發展最讓人欣喜和擔憂的是什么?
近年來,中國室內設計行業處于蓬勃發展的狀態,越來越多優秀的設計師和設計企業涌現。尤其很多青年設計師,無論是在創意、作品、企業管理上都做的非常好,這讓行業發展充滿朝氣與希望。但另一方面,由于發展的快速,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企業或設計師浮躁、急功近利的現象,他們過度放大設計的技法、過度強化品牌的宣傳和作品包裝,難以沉淀下來用心做好設計。
請分享一個您最滿意,和最遺憾的設計?什么設計是您一直想做但還未做的?
酒店設計是一種妥協的藝術,因為整個設計工程十分龐大,空間、功能、項目定位、競爭策略,投資回報、人們的審美需求等方方面面都要溝通和顧及,因此每個作品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遺憾。但我和我的團隊,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結合項目的設計需求、市場定位、預算等多方面因素,會進行無數次頭腦風暴,選擇最合適的設計方案,將遺憾降到最低。每個作品都是我們的用心之作、誠意之作,所以無所謂最滿意和最遺憾。而設計的魅力在于能夠不斷嘗試和突破,因而對我而言,未來的每一個設計都充滿著挑戰、創新與激情,也是我想做而還未做的。
楊邦勝:中國文化個性酒店設計倡導者
YANG設計集團創始人、總裁、創意總監
全球十大杰出華人設計師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全國副理事長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副主任
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碩士
清華美院、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
楊邦勝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室內設計師之一,是中國文化個性酒店設計倡導者。楊邦勝于2007年成立個人公司,正式開啟國際品牌酒店設計之路,率領近600人的國際設計團隊,為萬豪、凱悅、洲際、凱賓斯基、希爾頓、卡爾森、雅高、硬石、安娜塔拉等國際品牌,設計超過500家高品質的酒店。從事酒店設計22年,楊邦勝始終堅持創作有特色和有文化內涵的個性酒店,置身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國際潮流視野中,以“德藝雙馨”為人生準則,創新傳承,獲獎無數,卓有建樹。
楊邦勝善于挖掘東方美學的獨特意境,融歷史、文化、藝術于空間之中,執著追求文化個性酒店的國際表達,實現文化與自然在空間的回歸。其以前瞻的理念和無畏的精神帶領YANG榮登2018年度美國《INTERIOR DESIGN》世界酒店設計百大排名全球第五,并攬獲國際國內200余項專業大獎,其中包括全球最高酒店大獎——美國IIDA“全球卓越設計大獎之最佳酒店設計獎”,以及素有酒店設計“奧斯卡”之稱的第34屆美國金鑰匙獎(Gold Key Award)“最佳度假酒店設計”大獎。
對話錄
從最初做設計到現在,您的設計內容,和對設計的理解,發生了哪些變化?
我1995年入行的時候,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發展處于初始緩慢階段,大多數設計師都在盲目模仿、跟風國外的設計風格,這對于中國室內設計行業有利有弊,弊是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缺乏設計師獨立的想法與風格,而利則是國外成熟的作品和風格傳入,能夠開拓國內設計師的視野。在學習和借鑒優秀作品的過程中,在大量的項目實踐中,我很好的完成了設計基礎的積累。2004年之后,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室內設計行業蓬勃發展,國內設計師開始注重中國文化的設計表達,我們在那時候也開始接觸國際品牌酒店項目,其中做得比較多的是具有文化個性的國際品牌酒店設計。
我對設計的理解應該是隨著經歷和經驗的積累在慢慢轉變,從設計就是解決問題,再到設計的自然之道,我認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設計的靈魂。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步消亡使傳承和創新變得十分重要。中國文化概念太大,到底什么樣的文化能夠體現設計的獨特性,我們試圖從地域文化著手,挖掘和提煉當地民族文化特色,把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透過現代化的設計語言轉化為酒店設計之美,呈現具有獨特生命力的作品。
除了通過設計項目,您還從那些方面,不斷獲取對于設計更深的認知?
設計是一種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作,一個好的設計師除了不斷學習理論,不斷在項目實踐中積累經驗,更重要的應該是從生活中去尋找設計靈感。我喜歡看書、旅行,涉獵文學、藝術、哲學等相關的各種知識,這些看似與設計無關的事物與閱歷,不但拓展了我的視野,也在文化挖掘、品牌塑造以及項目分析等方面激發了很多創作構想。一個設計師的文化積累與生活經歷很重要,因為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表達。
您自己的生活,也會處處體現設計嗎?
我熱愛設計行業,從業二十余年,設計已經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和事業,它已經融入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
這些年,您和甲方或者業主的溝通方式、內容是否發生了變化?您如何看待設計審美在他們身上的變化發展?
在室內設計發展初期,國內的設計師和設計作品很難被業主和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所認可,他們更傾向于跟境外設計團隊合作,因此業主對我們的信任度不夠,雙方溝通時,缺乏自主權。但隨著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設計師經過大量實踐項目的歷練,快速成熟起來,不僅僅設計創意和作品百花齊放,在國際舞臺也逐漸大放光彩。而由我們設計的一家家具有文化個性特色的酒店也在全國各地爭相開業,幾乎每一家都能帶來不錯的市場反響,這也讓我們與業主之間建立了彼此信任的關系。目前,我們已不僅在室內專業上擁有自主權,有時還會以顧問的角色,為業主整體項目出謀劃策。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酒店業的快速發展,業主也從最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到總結出經驗,加上走出國門的便利性,業主也在不斷學習交流、開闊眼界,有越來越多的業主對于酒店有獨到的認識和見解,他們擁有非常高的藝術欣賞水平,我們彼此間能夠更加平等的對話,溝通也變得更加的專業。當然,酒店設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雙方溝通過程不會一直都是順暢的,當出現矛盾或意見相左時,我們堅持以保障開業后的酒店運營為設計的出發點,在不違背這個觀點的前提下,業主提出的意見有意義或價值,我們會積極聽取并協商更好的設計方案;但如果業主的意見或建議不合理,我們會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全面的講解分析,說服他們,負好設計方應負的責任,決不妥協。
這些年,您是否有一刻,覺得自己對設計有了新的認識?如果有,是什么觸發了這一刻?
我始終認為設計的原點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空間、功能、審美、體驗等存在的各種問題是設計的基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發現,要體現作品的獨特性與差異性,注入文化的內涵必不可少,于是我帶領我的團隊,堅持挖掘每個項目獨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做文化碎片的打撈者。
但有一年的清明節,我回到兒時的老家,那里一切如故還是那么真切,沒有汽車發動機的轟鳴,土墻木門沒有任何裝修,幽靜的院落,雞鴨魚鳥悠然自得。那一刻內心的平靜,時光的安寧,讓我頓悟為什么那么多人追求返璞歸真的生活狀態,也許每個人意識深處都對質樸與真實有著本能的渴望。于是,我把這種理解,應用到了深圳回酒店的設計中,把我對生活、親情、人生的感悟和對宇宙的敬畏,對自然與寧靜的追求和期盼,都融進去,希望這樣一片地方能讓人回歸最本源的情感。
在您看來,什么樣的設計,才是一個好的設計?
好的設計作品,是建筑、室內、景觀的高度統一,好的作品與創意有關,與項目的大小、造價多少無關,一個好的設計空間必定讓人感到舒服與感動。
設想十年后,設計在您工作生活里的角色,會發生什么變化?
設計是我一生的摯愛,在進行設計創意時,它所帶來的激情和滿足感,使我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因此十年后,或者更多年后,只要我的身體允許,我都會繼續設計,只是十年后,我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忙碌。未來,公司也將邁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時代,我會考慮將管理權交付 給足夠信任、有專業管理能力的人,讓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設計中。
您的設計中常表達城市記憶,在您看來,這對現代人理解設計或城市有什么意義?
表達城市記憶,是我們賦予設計靈魂和溫度的一種表現方式。城市是人們留存記憶的載體,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很多獨特而濃厚的文化漸漸消失,我們挖掘地域文化,表達城市記憶,一方面是為了保存那些漸漸消失的文化畫面,希望借由酒店這個載體,讓更多人認識和記憶這些文化,也許這正是某些人或某代人所懷念的曾經;另一方面,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內涵,我們將該地域文化濃縮在一座酒店里,希望能帶給旅行者或居住者對這座城市最直觀的印象和感受。
在您看來,這些年華人設計發展最讓人欣喜和擔憂的是什么?
近年來,中國室內設計行業處于蓬勃發展的狀態,越來越多優秀的設計師和設計企業涌現。尤其很多青年設計師,無論是在創意、作品、企業管理上都做的非常好,這讓行業發展充滿朝氣與希望。但另一方面,由于發展的快速,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企業或設計師浮躁、急功近利的現象,他們過度放大設計的技法、過度強化品牌的宣傳和作品包裝,難以沉淀下來用心做好設計。
請分享一個您最滿意,和最遺憾的設計?什么設計是您一直想做但還未做的?
酒店設計是一種妥協的藝術,因為整個設計工程十分龐大,空間、功能、項目定位、競爭策略,投資回報、人們的審美需求等方方面面都要溝通和顧及,因此每個作品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遺憾。但我和我的團隊,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結合項目的設計需求、市場定位、預算等多方面因素,會進行無數次頭腦風暴,選擇最合適的設計方案,將遺憾降到最低。每個作品都是我們的用心之作、誠意之作,所以無所謂最滿意和最遺憾。而設計的魅力在于能夠不斷嘗試和突破,因而對我而言,未來的每一個設計都充滿著挑戰、創新與激情,也是我想做而還未做的。